新品发布丨谱视界联手南农大发布首款手持式农作物长势监测系统!
谱视界农作物长势监测系统
“智农”APP+手持式高光谱智农仪
手持式高光谱智农仪简介
手持式高光谱智农仪是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针对终端用户推出的一款针对农作物长势监测、施肥/喷药指导、产量评估等场景的多功能农业设备。它具有操作简便、续航时间长、重量轻易携带、指标丰富等特点。
1、操作简便:
滑动镜头盖快速校准后即可直接采集农作物光谱信息,APP自动调用内嵌模型反演农学参数;
2、续航长:
一次充电可用10小时,亦可用移动电源边充电边测试(Type—C接口充电);
3、重量轻:
整机仅75g,可通过磁吸安装在手机背面,或借助自拍杆进行远距离作物监测;
4、指标丰富:
依托于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20年的模型分析经验,预测农学参数多且准。
参数名称 |
参数值 |
光谱范围 |
400-850 nm |
光谱分辨率 |
10 nm |
光谱采样间隔 |
1 nm |
探测器类型 |
CMOS线阵探测器 |
尺寸(mm) |
74x57x26 mm |
视场角 |
25° |
连接方式 |
蓝牙 |
APP系统支持 |
iOS 10.0 /Android 9.0及以上 |
重量 |
75g |
农学参数 |
十余种(水稻、小麦、玉米) |
手持式高光谱智农仪操作说明
南京农业大学朱艳教授团队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朱艳教授团队隶属于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由江苏省经信委推荐、工信部批准组建,是专门从事信息农业与精确农业技术创新、系统集成、转化应用的国家级研发机构。该中心将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科学为依托,构建一支多学科交叉的信息农业高素质研发与推广团队,组建区域化信息农业产业技术联盟。目前拥有教授13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其中3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入选国家长江学者,1人入选国家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入选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3人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等,1人入选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人入选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该中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目前已在Nature Climate Change、Global Change Biology、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 收录论文400多篇,EI论文100多篇;合作出版专著15部、教材10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1件;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0多件。2020年“粮食作物生产力监测预测机理与方法”群体,成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这是我国智慧农业学科首个获批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群体学术带头人为朱艳教授。
“智农”APP简介
“智农”APP是无锡谱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朱艳教授团队研发的手持式高光谱智农仪的配套应用软件。智农”APP通过蓝牙与手持式高光谱智农仪实现互联,控制其快速获取农作物的反射率光谱,并借助智能手机无线网络实时传输至云端系统。云端智能分析模型可基于光谱数据进行农作物生理生化参数的定量分析,并将结果实时显示在智能手机终端。目前“智农”APP支持的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每种农作物的生理生化参数包括:叶片氮含量、叶片氮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叶干重、叶鲜重、叶片含水率、茎含水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片粗蛋白质含量、茎粗蛋白质含量、产量等共计十余种。
“智农”APP与手持式高光谱智农仪组成的农作物长势监测系统是一把农业生产“利刃”,除了农作物光谱实时监测外,还能实现监测结果时空展示,监测位置查看、历史数据对比等功能,同时可指导农业精准定量施肥、喷药等。与传统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相比,具有快速、实时、高效、智能等特点,可满足用户快速实时监测的需求。
“智农”APP部分功能截图
“智农”APP 亮点
1、“智农”是手持式高光谱智农仪的配套应用软件;
2、“智农”APP通过蓝牙与手持式高光谱智农仪无线互联,实时传输数据;
3、手持式高光谱智农仪与“智农”APP的组合,形成一台集数据获取、场景记录、指标反演、趋势分析、对比分析、手机分享、云端上传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掌上微型作物长势监测站;
4、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20年的模型分析经验,预测农学参数多且准;
5、系统具有快速、实时、高效、智能的特点,可满足不同用户快速实时检测的需求。